在家庭中,婴儿可能会遇到呛奶、烫伤、窒息等突发状况,掌握以下8种常见急救方式能帮助家长快速应对,为宝宝争取时间:
1. 呛奶/呛咳急救(海姆立克法)• 适用情况:宝宝吃奶或进食时突然呛咳、脸色发紫、呼吸困难。
• 操作步骤:
1. 立即将宝宝俯卧在家长前臂上,头稍低(低于躯干),用手托住宝宝下巴和胸部。
2. 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宝宝两肩胛骨之间快速拍打5次(力度适中,利用震动排出异物)。
3. 若异物未排出,翻转宝宝仰卧,用两指(食指、中指)在乳头连线中点上方,快速向上按压5次,重复拍打和按压直至异物排出。
2. 窒息急救(异物阻塞气道)• 适用情况:宝宝突然无法咳嗽、呼吸,脸色发青,嘴唇发紫。
展开剩余85%• 操作步骤:
1. 对于1岁以下婴儿,采用上述“海姆立克法”(先俯卧拍打,再仰卧按压)。
2. 若宝宝失去意识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同时进行心肺复苏(胸外按压+人工呼吸):
◦ 胸外按压:两指放在宝宝乳头连线中点下方,快速按压(深度约4厘米,频率100-120次/分钟)。
◦ 人工呼吸:捏住宝宝鼻子,用嘴覆盖其口鼻,轻轻吹气使胸部隆起,每次1秒,每按压30次吹2次气。
3. 烫伤急救(“冲-脱-泡-盖-送”五步法)• 适用情况:宝宝接触热水、热汤、热水袋等导致皮肤红肿、起疱。
• 操作步骤:
1. 冲:立即用流动的冷水(不是冰水)冲洗烫伤处15-30分钟,降低皮肤温度(避免直接冲破溃处)。
2. 脱:小心脱去烫伤处的衣物,若衣物粘在皮肤上,不要强行撕扯,可保留粘连部分。
3. 泡:将烫伤处浸泡在冷水中(仅适用于四肢,面部、躯干等可用湿毛巾冷敷)。
4. 盖: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棉质布轻轻覆盖伤口(避免用棉花、卫生纸,防止粘连)。
5. 送:若烫伤面积大(超过手掌大小)、深度深(皮肤破溃、发白)或位于面部、手脚、生殖器等部位,立即送医。
4. 跌落摔伤急救• 适用情况:宝宝从床上、沙发等高处跌落,可能出现头部撞击、皮肤擦伤或骨折。
• 操作步骤:
1. 先观察宝宝意识:若哭闹正常、意识清醒,检查有无外伤(擦伤可涂碘伏消毒,小伤口用纱布按压止血)。
2. 重点关注头部:若跌落时头部着地,即使当时没事,也要观察24-48小时,若出现嗜睡、呕吐(尤其是喷射状呕吐)、烦躁不安、抽搐、囟门隆起等,立即送医(可能颅内出血)。
3. 怀疑骨折:若肢体肿胀、畸形、活动哭闹加剧,不要随意搬动,用硬纸板或书本固定伤处,保持肢体伸直,立即送医。
5. 蚊虫叮咬/蜂蜇伤急救• 适用情况:宝宝被蚊虫叮咬后红肿瘙痒,或被蜜蜂、黄蜂蜇伤。
• 操作步骤:
1. 蚊虫叮咬:用肥皂水清洗,涂抹婴儿专用止痒膏(避免宝宝抓挠引发感染)。
2. 蜂蜇伤:
◦ 先检查是否有蜂针残留,若有,用指甲或信用卡轻轻刮出(不要挤压,以免毒液扩散)。
◦ 蜜蜂毒液呈酸性,用肥皂水清洗;黄蜂毒液呈碱性,用醋或柠檬汁冲洗。
◦ 冷敷减轻肿胀,若出现全身皮疹、呼吸困难、面部肿胀,可能过敏,立即送医(可能过敏性休克)。
6. 误服异物/药物急• 适用情况:宝宝误吃纽扣、硬币、清洁剂、成人药物等。
• 操作步骤:
1. 立即确认误服物:查看剩余物品、包装,记下名称和剂量(方便医生处理)。
2. 禁止催吐:若误服腐蚀性物品(如清洁剂、电池)、尖锐异物(如钉子),催吐可能损伤食道,需立即送医。
3. 一般性异物:若误服小颗粒(如纽扣),且宝宝无呛咳、呼吸困难,可观察排便(多数能自行排出);若出现呕吐、腹痛,及时就医。
4. 误服药物: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 poison control 热线,遵医嘱处理(必要时送医洗胃)。
7. 鼻出血急救• 适用情况:宝宝鼻腔干燥、碰撞后鼻出血。
• 操作步骤:
1. 让宝宝坐直,头稍向前倾(不要后仰,避免血液流入喉咙引起呛咳)。
2.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宝宝鼻翼两侧(软骨部位),持续按压5-10分钟(期间不要松手查看)。
3. 可用冷毛巾或冰袋(裹布)敷鼻梁上方,收缩血管止血。
4. 若出血超过20分钟不止,或频繁出血,及时就医(排除鼻腔异物、血液问题)。
8. 热性惊厥急救• 适用情况:宝宝发烧时突然抽搐(双眼上翻、四肢僵硬或抽动、意识不清),常见于6个月-5岁儿童。
• 操作步骤:
1. 保持侧卧:立即将宝宝放在平坦处,解开衣领,头偏向一侧(防止呕吐物窒息),不要强行掰动四肢。
2. 降温:用温水擦拭额头、颈部、腋窝等部位(不要用酒精或冰水),避免包裹过厚。
3. 记录时间:多数惊厥持续1-3分钟,若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,立即送医。
4. 惊厥停止后,及时测量体温,遵医嘱退烧(不要在惊厥时喂药,以免呛咳)。
重要提醒:
• 急救只是应急措施,若情况严重(如窒息、抽搐、大量出血、意识不清等),务必同时拨打急救电话,不要仅凭家庭处理耽误治疗。
• 建议家长提前学习专业婴儿急救课程,熟悉附近医院的急诊路线,以备不时之需。
发布于:广东省股票加杠杆,开门红配资,天津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