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永信被带走后,少林寺那台高速运转36年的“商业机器”,突然卡壳了!
而释印乐执掌少林后,就直接给这座高速运转的印钞机猛地拔了电源!
据悉,释印乐出任少林寺住持后迅速推出去商业化、制度重构和文化重塑三项改革措施。
这三点改革措施,可以说抓住了少林寺被释永信“污染”的三大核心问题。
能彻底整顿这三点,释印乐也就做到了不负众望。
去商业化
在去商业化这一点,少林寺的改变非常明显。
展开剩余85%目前景区门票没有调整,还是以前的价格。
只不过寺内少见僧人走动,之前寺内经常看到很多武僧拿着二维码,以各种名义让游客们扫码捐钱。
这些人都不见了。
从前门走到寺院后方,没有一处商业摊位,原本售卖平安符、手串等物品的摊位也关闭了。
以往设在生活区大厅、30元/人的武僧收费表演等也不见踪影了。
以前游客一进门,就会有僧人跑过来推荐高价香,最便宜的69元,高价的990元,还有9990元的。
但是现在无人主动搭讪游客上香,有免费香自己拿。
其实只要心诚,不干坏事,一心向善,就算最普通的香也能让佛祖感受到你的真诚。
那些所谓9990元的香,只不过是释永信团队借着佛祖名义捞财罢了。
他把少林寺经营成了一个庞大的“商业帝国”,注册了数百个商标,年收入据说能超10亿元。
但他最终因为涉嫌挪用资金、严重违反佛教戒律等问题被查,连僧籍都被注销了。
新方丈释印乐一上来就去除商业化,显然想扭转这种风气,让少林寺回归清修本源。
制度重构
在对少林寺的管理上,释印乐严整僧团戒律,深化“坐禅、行禅、武禅”修行传统。
他主张“农禅并重”,认为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。
意思就是出家人既要坐禅修行,也要耕作。
在白马寺的时候,经常能看到释印乐带着小徒弟干农活,自己种庄稼。
少林寺之前躺平收钱的和尚再也不能无所事事,而是得每天四点多起床、白天劳作、晚上参禅,回到古时候清修的出家人生活。
当然,少林寺是个庞大的团体,对内制度的重构并非一朝一夕。
释印乐在白马寺的管理很成功,但是要改变少林寺过去几十年留下了的问题,没那么容易。
所以在制度重构上,可比我们普通人看到的要复杂艰难得多了。
这么大刀阔斧的改革,肯定动了有些人的“奶酪”。
据说寺里已有数十名僧人选择离开。
毕竟,以前靠着商业化,大家日子可能过得比较“滋润”,现在要回归清苦修行,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。
文化重塑
少林寺最根本是个讲究佛教的地方,南无阿弥陀佛!
所以少林寺就秉承着传承佛教文明的重担,而不是沦为个人主义的资本猎场。
现在释永信的方丈室围挡已拆除,门口原有的“永信”藏头对联已移除,释永信的纪念碑也被拆除。
也就意味着释印乐要带着僧人们一起修行,人人平等,而不是高高在上。
这种文化重塑,其实已经初见成效了,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那份庄严与纯粹,正在慢慢找回。
千年少林欢迎你
少林寺这一个月的变化,大家都看在眼里。
不少网友直呼:“这终于像个庙了!”
其实少林寺就是少林寺,不管释永信之前如何折腾,少林的根基不会变,因为这份文明是属于大家的,而不是释永信的。
所以当有一双手及时过来拨乱反正,少林寺就还是那个少林。
虽然未来肯定还会有挑战,但这一步迈得值得肯定。
毕竟,寺庙的核心是信仰与修行,而不是生意。
信息来源:华商网
信息来源:华商网
发布于:重庆市股票加杠杆,开门红配资,天津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